寧波市奉化區紀委監委第四派駐紀檢監察組副組長 姜萍平
“姜組長,紀檢監察建議書已準備完畢,請您審閱。”剛走進辦公室,同事便將幾份制作規整的文件輕放在我辦公桌上。望著這份即將送往某國企主管單位的文書,我心中沒有絲毫輕松,當時查辦案件的情形仍歷歷在目。
這薄薄幾頁紙,承載的是我們斬斷 “逃逸式辭職” 后路的堅定決心,緣起于一次“紅色預警”核查。
王某是某國有資產經營管理公司的會計,手握單位資金流轉的關鍵權限。去年年底,我們在核查一筆異常資金流向時,意外發現他任職期間未經單位報批,悄悄兼任了4家私營企業的會計,每月額外領取數千元報酬。事情敗露后,我們第一時間找他談話,可他全程低著頭,要么沉默不語,要么含糊其辭。
沒曾想,談話結束的第二天一早,他就拿著簽好字的辭職申請找到了單位人事科,態度急切地要求盡快辦理離職手續,妄圖“一辭了之”,讓后續調查陷入僵局。我們當即與該國企溝通,明確告知:“王某的辭職申請必須在紀律處分全部執行完畢后,才能按正常程序研究。”
最終,經過多輪核實,我們依規對王某作出誡勉談話處理,還督促單位對其任職期間的賬目進行了全面清查,避免了國有資產流失。
“這起案例不會是個例。”組長在案件復盤會上介紹說,“若不及時扎緊制度的‘籠子’,以后‘離職’就可能從正常的人事變動,異化為少數人規避紀法懲處的‘護身符’。”組長再次強調。
組長的話像一記警鐘,讓在場所有人都意識到,解決這個問題已經刻不容緩。經過多輪“頭腦風暴”,我們最終決定從“三舉措”監督機制入手,打造全流程無死角的監管閉環:
其一,離職前開展“全身體檢”,嚴防 “帶病離崗”。我們要求國企對擬離職干部啟動嚴格的 “廉政體檢” 程序,由紀檢監察干部、財務骨干、業務負責人組成聯合核查組,不僅要核查是否存在違規兼職、違規取酬等問題,更要對干部任期內負責的資金項目、行使的審批權限、承諾履行的廉潔義務進行一次全面“清算”,確保問題不遺留、責任不懸空。
其二,離職后開展“專項排查”,杜絕“隱身作案”。我們建議國企系統內開展離職干部違規兼職專項摸底行動,通過翻閱人事檔案、核對任職信息、走訪關聯企業等方式,重點排查離職干部是否“換馬甲”在關聯企業任職,是否利用原職務影響力“余熱”謀利。同時,組織全體在職干部再次學習違規兼職取酬相關工作要求,以案例敲警鐘,強化紀律敬畏意識。
其三,常態化“制度固防”,確保長效長治。我們向相關主管單位制發監察建議書,督促其修訂完善《國企干部離職管理辦法》,明確離職審核、廉政核查、跟蹤監督等全流程規范;推動將廉政教育深度融入干部培訓體系,把王某這類身邊案例搬進課堂,用“活教材”增強警示教育實效;建議優化覆蓋干部任職全周期的廉政檔案系統,實現在職監督與離職跟蹤的數據互通、無縫銜接。
手記寫到這里,窗外已漫上夜色。組長常說,監督工作就像釘釘子,得一錘接著一錘敲,才能釘得緊、釘得牢、見實效。下一步,我們還將組織“回頭看”,持續聯合國資、國企相關部門開展督查,確保各項措施落地見效。前路或許仍有挑戰,但我們信念堅定:必須織密紀法之網,讓“逃逸式辭職” 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無路可走,讓紀律紅線真正成為不可逾越的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