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急救電話后,醫生第一時間趕到我家,幫我父親穩定了病情,并建議我們按照規范將父親送往區人民醫院胸痛中心,最后通過手術轉危為安,多虧了醫生的及時救治與精準判斷。”在接到寧波市北侖區紀檢監察干部電話回訪時,患者家屬李女士的感慨道出了急救轉運提質增效帶來的真切變化。
急救轉運事關群眾生命健康,是否規范、高效、安全直接關系著醫療救治的效果。今年以來,北侖區紀委監委將整治急救轉運不規范問題作為重點監督的切口,通過壓實責任、專項督查、跟蹤問效等方式,推動相關職能部門剖析問題根源、補齊制度短板、優化運行機制,以精準有力監督守護“生命通道”全程可控、高效運轉。
“我們堅持以問題為導向,緊盯急救轉運的關鍵人員和重點環節,系統排查體系建設是否完善、設施設備管理是否到位、轉運費用管理是否規范等5大類問題。”北侖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在北侖區急救中心,調度組負責人董文文正指著屏幕中標注著區域急救需求密度的熱力圖,向前來走訪的北侖區紀檢監察干部介紹該區急救站點的整體布局。“結合這張動態感知的熱力圖,我們精準優化急救站點布局,將新增站點優先部署在交通不便但人口密集的紅色預警區域,進一步提升院前急救服務的可及性與公平性。”董文文介紹道。
院前急救體系建設是急救轉運的核心支撐,北侖區紀委監委督促指導該區衛健局細化相關方案,定期對站點規劃、資金落實與建設進度開展督查,對推進緩慢、責任缺位的部門及時約談,切實打通院前急救體系建設的堵點難點。據悉,北侖區域內的急救站點已達12個,7月正式運行的區人民醫院霞浦急救站點將進一步保障臨港企業應急救護需求。
“救護車是救命車,日常維保資金的監管一定要規范,否則將影響車輛運行安全和公共資金使用效益。”近日,該區紀委監委派駐第七紀檢監察組相關負責人在與區急救中心車管組負責人談話時說道。此前,該派駐紀檢監察組在日常監督檢查中發現,某急救站點救護車輛負責人在經辦急救車輛維修工作中,違反工作要求,違規向定點維修企業支付享受優惠減免的維修費用。經調查核實,已依法對該責任人作出處分。
為做好查辦案件“后半篇文章”,該派駐紀檢監察組督促區急救中心修訂完善《北侖區救護車輛維修與燃油管理規定》,并同步開展對各站點維修、加油等情況的自查與監管,切實將監督效能轉化為治理成果。
“把您家人送回家為非急救轉運,這是知情同意書以及收費標準。”在戚家山街道急救站點,站點醫生正在給一名非急救轉運患者進行服務前的告知。
針對此前急救轉運中時而發生的費用糾紛問題,該區紀委監委監督推動區急救中心在每一輛急救車醫療艙內公示了院前急救和非急救轉運兩個收費標準,并及時做好相關告知工作,讓群眾花得明白、用得放心。
監督推動帶來的成效轉化為了守護生命的“加速度”,今年以來,該區120調度平均派車用時縮短至32秒,較2024年同期下降22.6%,平均急救反應時間縮短至8分35秒,為群眾筑起了更加迅速的綠色生命線。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深化急救領域專項監督,推動急救轉運體系長效機制建設,讓強有力的監督真正轉化為守護群眾生命健康的‘加速度’和安全感。”北侖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